廿載深耕結碩果,踔厲奮發;新紀元攜手并肩,再啟華章。值此建院20周年之際,5月17日上午9點,由校慶學術活動組主辦,教務處、公共教學部承辦的第十場學術講座在理工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經濟學院、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律系、公共教學部共計220余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講座由教務處處長舒敬榮教授主持。
講座現場
教務處處長舒敬榮教授主持講座
本次講座以“愛的有聲禮——朗誦技巧在生活語言中的運用”為主題,特邀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團演員,著名朗誦藝術家、主持人張倩擔任主講嘉賓,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語言藝術盛宴。

張倩老師分享朗誦技巧
張倩老師以深厚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朗誦藝術的魅力。她指出,朗誦不僅是文字的簡單復現,更是通過重音、停頓、眼神、語速、語調等技巧將文字轉化為富有生命力的聲音藝術。作為多次參與央視“中華情”“詩行天下”等欄目錄制的藝術家,張老師分享了朗誦心得,并現場示范了《在山的那邊》片段,以抑揚頓挫的語調和飽含深情的演繹,生動展現了如何通過聲音傳遞情感與思想。
張倩老師現場示范《在山的那邊》片段
講座中,張老師特別強調“真聽真看真感受”的表演理念,引導聽眾通過“我就在和我就是”的情境代入,體會語言表達的真實性和感染力。她結合生活場景,解析如何在日常溝通中運用朗誦技巧提升表達效果,并與現場學生進行即興互動,指導同學們如何通過氣息控制、發音吐字等基本功優化語言表現力。學生們積極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張倩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呼吸訓練
作為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朗讀與表達能力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張老師還提到,朗誦藝術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她鼓勵師生們在學習與生活中善用朗誦技巧,通過聲音傳遞溫暖與力量。

張倩老師走入學生中與學生互動交流
此次講座不僅為20周年校慶增添了文化厚度,也為師生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藝術啟蒙機會。未來,學校將持續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推動藝術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培養更具人文素養的新時代人才。
主講專家簡介:
張倩,著名朗誦藝術家,主持人,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團演員,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美育素養工作委員會專家,中國語文報刊協會朗讀與表達能力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紅船朗誦藝術團專家委員會委員,文旅部國家公共文化云平臺藝術講堂《聲音的暖流》朗誦導師,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光緣計劃公益名師,北京語言協會朗誦研究會會員,多次受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各大衛視錄制大型晚會,多次出訪加拿大、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演出。代表作品有:紀念反法西斯勝利七十周年文藝晚會中朗誦《黃河大合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華情”欄目錄制《胡樂民?張倩中華風骨頌專場朗誦會》、“詩行天下”欄目扮演李清照;中國教育電視臺“2018春節聯歡晚會”朗誦《接班人之歌》、第三屆非遺春晚”朗誦《頭傘》;山東衛視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朗誦《讓我來跟我上》;內蒙古衛視全區各族各界青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晚會朗誦《國家的孩子》;湖北衛視中國國際旅游節開幕式朗誦《昭君還鄉》“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中朗誦《天下橘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