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13日上午,金沙城js93線路檢測中心與天津行通律師事務所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12教300會議室隆重舉行。天津行通(寧河)律師事務所書記主任、團總支書記王欣宇,天津行通律師事務所民商法律服務中心副主任侯一男、辦公室主任張宇,專職律師王裔一行蒞臨簽約現場,金沙城js93線路檢測中心副院長張永鋒,產學研辦公室主任彭鵬和法律系常務副主任邢曉暉,黨總支書記張莉,辦公室副主任李春光,教師代表董祺、劉少華以及二十余名學生代表出席儀式。會議由法律系教師李文一主持。

簽約伊始,張永鋒副院長對王欣宇主任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天津行通律師事務所對金沙城js93線路檢測中心教育教學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

法律系常務副主任邢曉暉教授詳細介紹了法律系的基本情況和辦學特色,強調法學教育一定要“理論與實踐相融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實踐為導向完善法學院校的教育培養機制,學校推行的“3+1”培養模式正是踐行這種理念的體現。法律系通過做實、做好學生的實習實踐工作,力求讓學生在真實法律場景中檢驗理論、提升能力。邢教授表示,此次雙方的合作共建,是我們落實黨和國家的法學教育方針、對接法律實務需求、完善法學教育培養機制的重要舉措,期望通過律所資源賦能學生的實務能力培養和法律職業發展,進一步推動金沙城js93線路檢測中心應用型法治人才的培養。

王欣宇主任在發言中表示,很榮幸能夠重返母校,代表律所與母校開展合作共建。王主任詳細介紹了天津行通律師事務所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歷程,表示社會主義法治人才的培養既是法學院校的責任,也是法律實務部門的責任。行通律師事務所是一家有責任、有擔當、有實力的律師事務所,愿意踐行社會責任,與天津學院法律系通力合作、協同育人,為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人才的培養貢獻一份力量。
雙方致辭后,合作共建簽約儀式正式開始。

邢曉暉教授和張宇主任簽署合作共建協議

張永鋒副院長和侯一男副主任共同為“卓越法律人才協同育人基地”揭牌。

彭鵬主任向王欣宇主任授牌“法律系實踐教學基地”

張莉書記向受聘律師代表頒發實踐導師聘書
經過雙方就簽約內容深入交流、溝通,張永鋒副院長進行總結致辭。張永鋒副院長指出,校所合作協同育人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和人才強國指示精神的重要實踐,也是進一步加強資源共享,合力培養高素質法律人才的重要舉措。此次合作共建協議的簽署,進一步拓寬了合作領域,創新了育人方式,期待通過全面合作共同推動法學教學工作邁上新臺階,為新時代高素質法治人才培養和法治天津建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簽約儀式結束后,天津行通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代表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法律職業經驗分享會”。王欣宇主任分享強調,法學學子需在入學初期明確學習法律的初心——是源于熱愛,還是基于就業考量,這將直接影響未來職業路徑的規劃。法律是“活的服務”,唯有與時俱進、深耕專業,方能在行業競爭中立足。

王裔律師針對行業趨勢指出,當前涉外律師與復合型律師需求激增。我國涉外糾紛處置能力亟待提升,國家正大力培養涉外法律人才;同時,法律人需結合人工智能、房地產等熱點領域,將法學理論與行業實踐深度融合,避免“泛泛而談”。此外,他建議實習階段應重點培養法律思維與邏輯,而非僅關注流程細節。

侯一男律師指出AI可作為高效工具輔助法律文書處理、案例檢索及基礎分析,但律師的專業判斷、邏輯思維及司法實踐經驗仍是核心競爭力。他提到,AI雖沖擊部分基礎崗位,但無法替代律師在法庭辯論、客戶溝通及責任承擔中的核心作用。會議強調,法律從業者需主動擁抱技術革新,通過“AI+專業經驗”模式提供個性化服務,實現職業價值的持續提升。

張宇主任認為,要注意培養從校園到職場的規律性與自控力。律師能力可通過后天培養提升,但“人品與自律”是行中選聘律師的首要標準,唯有嚴于律己,方能對當事人及其家庭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她寄語在場法學生:律師職業的核心價值在于專業精神與責任擔當,唯有堅守自律底線,方能在行業中實現長遠發展,贏得社會信任。

各位律師分享完畢,在場學生紛紛圍繞自己關心的律師職業和律師行業問題進行提問。針對同學們提出的“法學生如何更好擁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否對法律擇業造成沖擊”等問題,幾位律師分別進行了耐心的解答。同學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