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藝術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以“應用為核心、創新為驅動、人才培養為根本”,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藝術教育之路。學院下設音樂系、舞蹈系和藝術設計系,通過“以賽促學”培養專業能力,以非遺傳承彰顯文化自信,以社會實踐服務區域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以賽促學:音樂系唱響育人最強音
專業比賽是檢驗和錘煉學生能力的重要平臺,也是培養藝術人才的試金石。2024年,音樂系秉承“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研”的理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碩果累累。
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在孔雀杯、金鐘獎等專業賽事中斬獲多項殊榮,累計獲獎74余項。這些榮譽背后是音樂系師生付出的無數心血:為了備戰金鐘獎,音樂系的參賽學生和指導老師常常凌晨還在排練、調整作品的每一個細節,從發音到情感表達,每個音符都力求完美。此外,音樂系通過“賽后總結”,將比賽經驗轉化為課堂教學素材,幫助更多學生受益。國慶前夕,音樂系還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教師音樂會,不僅是一場教學展示,更是給全院師生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2024年,有多名音樂系畢業生憑借參賽作品獲得國內外頂尖院校的錄取通知書,進一步凸顯了“以賽促學”理念的育人成效。

“為祖國干杯”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教師音樂會在音樂廳舉行

學生張博研榮獲2024年“維瓦爾第”國際音樂比賽一等獎
文化為根:藝術設計系探尋非遺傳承之道
藝術設計系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課堂,開啟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創新育人模式。從剪紙、扎染、掐絲琺瑯到陶藝、撕紙,學生們在課堂上既學習技藝,也探索如何通過現代設計語言賦予非遺新的生命力。
2024年,在“乙巳蓮年有余”天津市學生主題年畫作品展中藝術設計系學生表現卓越,憑借精湛技藝和獨特藝術見解,創作的多幅作品成功入選此次展覽并在線上、線下展出,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今年,藝術設計系與觀照軒教學實踐基地順利掛牌,并多次深入北京市、天津市及周邊地區參與非遺實踐活動,師生作品屢次亮相,受到業內專家好評。
此外,藝術設計系還將非遺文化與畢業設計結合,探索非遺文化產業化路徑。2024年,該系畢業設計作品中,20%以上與非遺文化相關,部分優秀作品還被觀眾爭相收藏。

藝術設計系教學實踐基地——觀照軒教學實踐基地掛牌

藝術設計系在天津大學開展非遺體驗課堂
舞臺為橋:舞蹈系為文化傳承賦能
2024年,舞蹈系在比賽領域再創佳績。《挽歌》榮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舞蹈類乙組(專業組)二等獎,原創作品《待到歸來蘭花開》、《長信遙謠》榮獲華北五省(區)市舞蹈大賽三等獎。作品以精湛的編舞和飽滿的情感表達,贏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也展現了學院在舞蹈創作領域的綜合實力。舞蹈系還在天津市津灣大劇院成功舉辦2025屆畢業匯報演出,贏得廣泛喝彩。
舞蹈系在積極參加專業賽事的同時,還積極推動專業服務區域文化交流和發展,如:京津冀民族體育運動會開幕式、京津冀曲藝大賽閉幕式,寶坻區慶祝建黨七十五周年晚會、寶坻區五一勞動獎章表彰大會,天津市市民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在文旅融合大趨勢下努力發揮自己專業優勢,用藝術服務社會,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素養,也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原創劇目《長信遙謠》參加第十一屆華北五?。▍^)市舞蹈大賽決賽

舞蹈系師生受邀參加寶坻區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專場文藝演出
應用為核心,創新為驅動,育人顯成效
藝術學院始終堅持“以應用為核心、以創新為驅動、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目的”的辦學理念,三個系協同發力,綜合實力不斷攀升。2024年,學院學生參與各類比賽335人次,累計斬獲獎項222余項,其中全國性比賽獲獎比例占15%以上。這些成績的背后,是學院對課程體系的持續優化、師資隊伍的不斷壯大以及實踐教學的深度融合。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業質量的穩步提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藝術學院2024年度就業率達到92.4%。同時,2024屆畢業生中,共有14名學生被順利錄取,其中國內高校7所,國外高校7所。
篤行致遠,共赴藝術教育新未來
從專業賽事到地方服務,從非遺傳承到創新設計,藝術學院用實踐與創新書寫了教育的新答卷。展望未來,藝術學院將繼續以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服務社會和人才培養為己任,培養更多兼具專業能力與家國情懷的優秀藝術人才,為新時代中國藝術教育事業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