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勵學二十載,效實致新向未來。在喜迎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建校20周年之際,名師齊聚,共話學術前沿,由校慶學術活動組主辦、城市建設學院承辦的首場學術講座于3月11日下午2時在理工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開啟了金沙城js93線路檢測中心建校20周年校慶學術活動的序幕。

本次學術講座是我校20周年校慶的開篇之作,特別邀請到北京科技大學未來城市學院創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博士、國家級青年人才許鎮教授。學術報告的主題是“數智賦能城市安全韌性提升”,報告旨在將數字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融入傳統的土木工程領域,賦能城市安全韌性提升,對進一步落實金沙城js93線路檢測中心教育數字化轉型,助力師生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素養與應用能力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院長助理宋存義教授、城市建設學院院長劉勝富教授、科研處處長王金安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李飛副教授,以及城市建設學院全體教職工和2022級本科學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由城市建設學院副院長王邵臻教授主持。王院長回顧了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建校20周年以來城市建設學院發展歷程,梳理了城市建設學院在學科專業發展、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創新能力、人才質量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指出數智賦能城市建設有利于助推土木工程教育教學實現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王邵臻副院長主持講座
隨后,許鎮教授以“數智賦能城市安全韌性提升”為主題,從城市戰略意義、城市現實特征、城市科學需求等方面介紹未來城市發展新方向及其最新研究成果;他以城市極端風險凸顯、城市安全體系發展滯后等城市安全新格局為研究背景,將大規模智能感知、高精度巨災推演、精準性決策支持作為數智化核心,以空-天-地一體化監測預警研究應用于深圳市中心區域建筑群多災害推演、冬奧賽區等城市標志性區域防災規劃為應用案例,強調了數物結合、數字驅動的數智技術為城市安全韌性提升帶來機遇與可能。

師生認真聆聽講座
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師生積極互動,針對師生提出的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化智能+應用場景拓展和土木工程未來發展等問題,許鎮教授做了耐心解答和深度解析,思維碰撞火花不斷。

許鎮教授與城市建設學院師生互動
最后,城市建設學院院長劉勝富教授做總結致辭,對許鎮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由衷感謝并向許鎮教授頒發了紀念狀。劉勝富院長在致辭中,對許鎮教授深厚的學術積淀表示欽佩和贊賞,指出創新驅動、一專多能和團隊協作在教師和學生職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將信息智能化與城市建設深度融合,有利于加速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現城市與土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劉勝富院長致辭

劉勝富院長為許鎮教授頒發紀念狀
講座開始前,宋存義主席代表學院向許鎮教授頒發了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兼職教授的聘書。

宋存義主席向許鎮教授頒發學院兼職教授聘書
本次講座聚焦現代數智技術在城市安全韌性提升中發揮的作用,也對傳統土木工程專業數智化轉型乃至行業未來發展帶來深度思考和啟發,激發了城市建設學院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動力。二十載風雨兼程,二十載春華秋實。城市建設學院將進一步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加強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數字教學資源建設,持續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為學校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夯實基礎。

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附專家簡介:
許鎮,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博士,北京科技大學未來城市學院創院院長;國家級青年人才;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北京科技新星;北京市應急管理領域青年學術帶頭人;住建部防災研究中心專家委員;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BIM專家;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理事;中國圖學學會——BIM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抗震防災分會結構抗火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震學會—基礎設施防震減災青年委員會委員;《工程力學》(卓越計劃期刊)副主編。成果應用于北京冬奧會賽區、首都功能核心區、北京副中心、深圳市中心、雄安新區等區域防災規劃,直接服務于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并成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SimCenter核心模塊,被央視、光明網等知名媒體報道。兩次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